反應釜冷水機組是為化工、制藥等行業反應釜提供精準控溫的關鍵設備,操作得當不僅能保證生產穩定性,還能延長機組壽命。以下是簡明易懂的六步操作流程:
第一步:開機前檢查。確認機組電源電壓穩定(偏差不超過額定值±10%),管路連接無泄漏(重點檢查冷卻水進出口閥門、反應釜接口密封性);檢查水箱水位是否達標(應高于較低刻度線20%),冷凍水/冷卻水水質是否清潔(建議電導率≤100μS/cm,避免結垢堵塞換熱器)。
第二步:啟動循環水泵。先開啟冷卻水循環泵(觀察水泵轉向是否正確,正常應為順時針旋轉),待水流穩定后(可通過壓力表確認進水壓力0.2-0.4MPa,出水壓力0.4-0.6MPa),再啟動冷凍水循環泵——這一步是為避免機組缺水運行導致干燒。

第三步:設置目標溫度。根據反應釜工藝要求,在控制面板輸入所需控溫值(精度通常為±1℃)。例如,若反應需維持在5℃,則設定目標溫度為5℃,機組會自動調節壓縮機與換熱器運行狀態。
第四步:啟動制冷機組。確認循環水路正常后,按下機組“啟動”按鈕,壓縮機開始工作。此時觀察運行參數:冷凍水進水溫度(應接近反應釜當前溫度)、出水溫度(逐漸接近設定值)、壓縮機電流(不超過額定值110%)。若出現異常報警(如“水流不足”“高壓保護”),需立即停機排查。
第五步:運行中監控。生產過程中持續關注反應釜溫度變化與機組運行狀態:每30分鐘記錄一次冷凍水進出水溫差(正常范圍3-8℃),若溫差過小(<3℃)可能是換熱器結垢或流量不足;若溫差過大(>8℃)則可能是制冷量不足或反應釜漏熱嚴重。同時檢查水泵、壓縮機有無異響或振動。
第六步:關機操作。生產結束后,先關閉反應釜加熱/攪拌裝置(避免余熱沖擊),再停止制冷機組(讓循環水泵繼續運行5-10分鐘,將管路內殘留冷水排凈),較后關閉總電源。長期停機時(超過7天),需排空水箱與管路內的水,并用壓縮空氣吹掃殘留水分,防止冬季凍結或微生物滋生。
掌握這六步操作,既能保障反應釜溫度精準可控,又能減少反應釜冷水機組故障率,是生產安全與效率的雙重保障。